2001年,农民企业家梁希森在了解脱毒种薯的选育、扩繁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缺少政策扶持,风险很大的情况下,毅然决定涉足马铃薯育种。从山东农业大学招聘6名毕业生,在山东乐陵租地、买设备,投资6000万元,开始研发脱毒种薯这项技术。
希森集团对马铃薯产业先是投入7亿多元,在乐陵建了第一个30多万平方米的现代化育种基地。2008年,又投资6亿多元,在北京延庆又复制建设了同样规模的第二个育种基地,并先后投资14亿多元,在内蒙古商都、多伦和河北康保三县建成40万亩的种薯大田扩繁基地。截止2019年,累计完成投资近60亿元。取得的傲人的成果,特别是集薯条、全粉加工和鲜食于一体的“希森6号”,在山东胶东地区测试中,以单季亩产9.58吨的产量再次刷新了世界单产记录。
2011年由科技部批准的我国唯一一家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通过验收,中心设在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该中心充分利用希森集团农业高科技资源,发挥专业人员的核心作用,针对马铃薯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的技术问题,进行技术研发。
希森集团积极推进成果转化,实施农业扶贫计划。在河北省康保县康保镇扶贫,邀请康保县的贫困户到山东去考察,依托新型良种土豆,共同脱贫致富。由于新品种土豆品质好、产量高,种植户 年收入是往年10倍之多,土豆扶贫成效明显,央视焦点访谈做了连续报道。
2017年,“国审品种希森6号配套技术提升,促进“一带一路”马铃薯产业发展”。在充分交流和协商基础上,双方同意在哈萨克斯坦建立希森马铃薯系列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通过配套新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当地马铃薯栽培管理水平,通过建立完善的脱毒种薯繁育及推广体系,将“一带一路”马铃薯主产区脱毒种薯利用率达到50%以上,有效提升当地马铃薯产业技术水平。
20年,希森集团克服资金困难,攻克技术壁垒,在研发的道路上砥砺奋进,彻底扭转了中国作为农业大国,薯业却品质差、产量低、效益小的落后局面,为中国的薯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为中国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