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则新闻。
6月8日,在一趟开往广西桂林的动车上,一名两岁多的孩子在动车上哭闹,吵到了同车厢正在睡觉的一名男子。
该男子十分生气,扬言要把小孩儿丢下车,并辱骂了小孩的母亲,双方因此发生冲突,一位男乘客看不惯男子的行为,争执过后两人在车厢内打成一团。
后来这个男子和男乘客、孩子家长一起在桂林火车站下了车,孩子家长和一同来接站的人一起殴打了这名骂小孩的男子。最终,车站警务人员到达现场,此事才得以平息。
孰对孰错在这里也不过多阐述了,但双方以暴力手段解决问题实在不妥当,既给孩子树立了错误的示范,也给其他乘客造成了打扰。
从这件事情中,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人一见到孩子哭闹就会内心很烦躁,想立马让孩子闭嘴,安静下来?(就像新闻中的这个男子一样)
当然,很多做了父母的人,也会有这样的感受,在后台就收到一些家长的留言,说有时候明明知道打骂孩子一点用都没有,可却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忍不住对孩子大声责骂,甚至对孩子动手,事发过后,内心又非常的自责和愧疚,发誓下次再也不这样了,但还是有下次、下下次......
记得前几年,在网上有个视频被疯转,标题是育儿师只用一招就把“熊孩子”修理得服服帖帖,很多家长在这个视频下方纷纷留言,表示很佩服,这样的方法非立竿见影,很有效等等,有些看客的情绪还像鲁迅先生描写的看杀人的观众一样高涨和喧嚣,恨不得自己上去踢“熊孩子”一脚。
所以为什么会这样呢?
李雪老师说:原因很简单,因为“我”自己小时候就是受虐长大的,所以“我”也要虐待弱小的孩子,吸食恃强凌弱的快感,并且还会被授予“教育孩子”的伟大光环。
在李雪老师的基础上,我再补充一点,因为很多人小时候哭闹这个行为是不被接纳的,是被指责和甚至是厌恶的,我们很多人的行为都是曾经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的一种投射,那些一遇到孩子哭闹就焦躁不已、愤怒恨不得孩子立马安静的人,小时候也是这样被父母或者身边的人对待的,而那些小时候被爱意、尊重、接纳和认可的孩子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
part 1
无条件的爱 vs 有界限的行为
所以,比起,比起哭闹的“熊孩子”,更需要帮助和改变的,是大人,是我们这些小时候不曾被温柔对待过的家长。
首先,需要把对孩子行为的愤怒,和对孩子的爱区分开来看待。
很多人小时候,在父母的斥责和打压中会变得恐惧,是害怕被父母抛弃,怕父母不喜欢自己,所以渐渐地变得听话顺从,用懂事的外衣来获取父母的爱和关注,也有人会叛逆和淘气,但目的都是一样的,希望父母关注自己,爱自己。
所以,我们很多人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爱和自己的行为是有直接关系的,表现好,就爱,表现不好,就不爱。
现在仍然有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现某些行为的时候,会对孩子说:“你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我就不要你了!”或者会打骂孩子。
要改变这一点就要明白我们对孩子的爱,不应附加任何条件,但是对于孩子的某些问题和要求,则应该有必要的界限。
而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无条件的爱和有条件的满足”。
我们爱孩子,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改变,但对孩子的行为,我们要设立界限和规则,你哭闹的行为、不刷牙的行为、不礼貌的行为都是我不喜欢的,要改正,但这并不妨碍我爱你这个人。
爱和界限并不矛盾,对孩子的爱和对界限的遵守可以并存。
part 2
孩子哭闹发脾气,到底该怎么办?
就拿孩子哭闹这个情境来说,比较妥当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孩子哭闹的时候陪在旁边,但不满足孩子的要求。我们在孩子哭闹厉害的时候,只陪伴,但不要答应她的无理要求,因为一旦答应,便意味着下次他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得到自己任何想要的东西。
等孩子哭闹稍减,就可以告诉孩子你在这里陪他,他可以随时和你说话,随时来你的怀抱,但是妈妈不会给你拿……(具体的理由建议等孩子情绪平静后和孩子聊天时再提及,这里尽量平静而简短)。
这个过程一开始会比较考验妈妈的耐心,尤其是已经哭闹成习惯的孩子,他们不会立即马上改变行为模式,而是会反复试探几次。
有些妈妈可能会说,我当时很生气啊,控制不住自己。如果你真的生气了,也没有关系。我们不是圣人,都会被一些特定的点碰触而发怒。重要的是,生气过后你是怎么和孩子交流的。是因为内疚而无条件满足孩子?还是当做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我的建议是,大家可以和孩子聊聊你为什么生气,即使孩子可能太小,还听不懂,我们至少可以对他说:“妈妈生气和不喜欢的是你的行为,但是妈妈总是爱着你的。”
大家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面对孩子哭闹或者不理智的行为:
理解发脾气的正常性和背后原因;
妈妈自己的情绪尽量维持稳定(深呼吸、正念练习、家人提醒等);
不在孩子正在哭闹发脾气时,用各种方法制止、诱哄或者威胁孩子停止哭闹;
共情和设界限并不矛盾;
不惩罚孩子的情绪,不把孩子的情绪行为=孩子本人;
总之,记住一句话:我们爱孩子,无条件,我们对孩子的行为,要有界限。
爸妈黑板报:一个专注写孩子教育的黑板报
微信:bamaheibanbao